• 首頁
  • 【媒體報導】財訊雜誌:AI 學院元年 產官界搶著當學員

【媒體報導】財訊雜誌:AI 學院元年 產官界搶著當學員

企業出資要為公司加值 經濟部也送人受訓

成立八個月,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已累積二千人受訓,他們從單純 AI 教學,發展成企業「移地解題」的新平台。

文/林宏達


台灣全力發展 AI(人工智慧),到今年底將滿一年,台灣各大企業真的把人工智慧當成值得投資的大事嗎?

九月二十九日,我們參加了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台北總校第三期的開學典禮,發現各產業擁抱人工智慧,需求仍十分強勁。


八個月已有二千名學員

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今年一月才開始訓練第一期學生,訓練分兩種,一種是各產業的經理人,教授未來管理人工智慧需要的基本概念。另一種則是訓練 AI 工程師,找會寫程式,也懂微積分、機率的人才,這群人必須在四個月內學會用人工智慧「解題」,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。

在八個月內,這個學校就發展成在台北、新竹和台中都有分校,以及二千名學員的系統,年底還要增加高雄分校;更特別的是,這個學校是靠企業支持,台塑企業、奇美實業、英業達集團、義隆電子、聯發科技、友達光電共同捐了一.五億元,「不靠政府的資金,我們的速度才能這麼快。」執行長陳昇瑋說。 企業為什麼要掏錢贊助?陳昇瑋表示,在學校成立之前,去年他們就已經跟長春石化、做紡織的宏遠興業、做 PCB (印刷電路板)的敬鵬,以及做工業電腦的研華,合作好幾項專案,也做出成果。為擴大 AI 影響力,才成立學校。

圖片提供:財訊雜誌 / 陳俊松攝


二十九日,經濟部長沈榮津在開學典禮上致辭時也舉例,長春石化原本用人工目視檢測銅箔,每天可檢測三十萬張影像,用人工智慧檢測,每天可檢測一四四○萬張,增加四十七倍。紡織業導入人工智慧後,打樣時間縮短,從原有二到三個月,縮短到二到三天。

這一次,經濟部還送了數十名台電、台水、中油的技術人員到學校受訓,他們必須利用週末到這裡上課,其實恐怕是拿著公司的資料來這裡加班,因為,他們必須在四個月內,利用人工智慧學校的 GPU 伺服器,做出能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人工智慧系統。沈榮津在台上加了一句,「痛苦是高貴的」,給點壓力,國營事業也要 AI 化。

本刊專訪執行長陳昇瑋,直問「人工智慧究竟能為產業解決什麼問題?」,他解釋,企業希望解決的問題,如果樣本愈多,結果愈不受外在環境影響,就愈適合人工智慧發揮,像下棋、產品瑕疵辨識、人臉辨識,都在這個範圍裡。


金融、傳產都想靠它加分


「有一些是樣本多,但判斷結果會受環境影響,就比較挑戰,」像自駕車,天氣好壞,路上行人突然跑出來,都會影響結果判斷,像預測指數、程式交易,由於可能會受到總體經濟或政治影響,光靠人工智慧判斷也有挑戰。

「最難的是樣本少,又會受到外在環境影響的問題。」陳昇瑋分析,像颱風路徑預測,太平洋上的颱風一年也許有很多個,但要訓練電腦自動判別還不夠多,需要「餵」給電腦數百萬,甚至上千萬個例子才行,「在太平洋上,每二百公里才有一個觀測站,很多地方的溫溼度資訊都還是未知。」像這樣的題目,就不適合靠人工智慧解決。

那到底該如何讓人工智慧為企業創造價值?陳昇瑋也是玉山金控的科技長,他舉例,以前處理卡貸資料,控制風險,是由人用統計來做,由人根據幾項資料分析,放貸的風險有多高;但是人工智慧可以處理高維度的資料,從成千上萬的資料裡去計算,哪一種資料能正確預測結果,「對銀行來說,風險控制、行銷、服務、內部流程,都用得上」,以前辦房貸可能要兩個星期,有人工智慧之後,不但可以加速,正確率也會提高。

在醫療領域,馬上可以做的是 X 光片等影像辨識。在媒體業,也有雜誌委託人工智慧學校研發系統,自動按用戶的習慣,推薦他看下一篇文章。

製造業的產品缺陷檢測,調整機器參數,也有很大的需求。他甚至舉宏遠興業的例子,以前客戶是拿一塊布給宏遠,要求在同樣的布料上染出同樣顏色,顏色的配方宏遠必須自己去找,宏遠累積了多年的資料庫後,人工智慧能從幾萬筆資料中去比對,二、三天就能找到答案。

陳昇瑋認為,人工智慧學校是在推廣,「AI+」的概念,讓各行各業都能結合人工智慧。當初會成立學校,就是因為台灣太缺AI人才,「 AI 環境成熟,就是我們功成身退的時候。」

人才太缺乏 AI 熱剛開始

人工智慧學校只有四個月的訓練期,本刊記者採訪第二屆的四名學員,他們在四個月內,完成了一個小型的自駕車計畫,讓很小的電動車,在人工智慧系統控制下,不用外力遙控,就能自己認得賽道,自己會轉彎跑上五圈,十人團隊裡,甚至還有在美國開過公司的創業家,專程跑回台灣受訓。

圖片提供:財訊雜誌 / 吳尚哲攝


這四名學員都認為,人工智慧學校的訓練確實有幫助,參與這個團隊的李翼分析,這裡把對 AI 技術有興趣的人聚集成一個平台,隨時可以找到人討論 AI 技術。另外三名成員楊智勝、董子青和李總立,其中董子青已有十六年工作經驗,原本在板卡廠工作,為了在人工智慧產業卡位來受訓,他受訓後不到一個星期,就拿到了研發 AI 物聯網產品的工作,另外兩人也都有三到五個工作機會在等他們。他們說,以傳統標準看,他們的學經歷不會是最突出,但他們會寫程式,又有人工智慧的實作經驗,「已有傳產石化業、面板廠、 NB 廠在找我。」李總立開心的說,他今年才二十七歲。

台塑、友達等大廠對人工智慧很有興趣,根據人工智慧學校提供的資料,台塑每一期都送學員來受訓,而且目前三個分校也都有台塑學員,一位學員觀察,台塑員工帶著公司資料來解題,跟他們打交道,什麼都可以聊,「但是他們在做什麼樣的題目,絕對不講」。

友達也很積極,目前已經送超過一百名以上員工來受訓,此外,做 IC 設計的義隆電,不只董事長葉儀皓自己來上課,也送不少員工來進修。像元大、中華電信、台大醫院則跟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簽約合作。

今年是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的第一年,目前觀察,企業對導入人工智慧,尋找相關人才,都非常有興趣。就像二十年前的網路熱潮一樣,誰能證明自己能用人工智慧幫公司賺到錢,就能抓住這一波機會。


本文感謝「財訊雜誌」授權提供刊登


原出處詳見 財訊雜誌565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