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入 AI 讓產業競爭力變弱?原因出在這裡

文/陳昇瑋

2020 年是人工智慧應用大爆發的一年,腳步快的企業,已看到幾十家有 30、50 個專案在進行或上線;第二波跟上的企業,許多也已建立專責團隊在推動及導入人工智慧應用與提升素養;其他的多數企業,或多或少也開始在進行培訓或資料工程上的整備。整體來說,約只有三成的企業還沒有開始對人工智慧的導入有具體動作。

身為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,長年推動資料科學與人工智慧的普及,看到這些進展,自然十分欣慰;不論是製造、金融、電信、零售、服務等諸多產業,進展或快或慢,大家慢慢理解到人工智慧和網際網路一樣,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。

AI 使競爭力變弱?

不過,就在人工智慧應用普及的背後,我看到了一些警訊,深怕過於單一面向的人工智慧應用,反而會對我們的產業帶來負面的影響,甚至加速某些產業的競爭力弱化。

這樣的說法也許有些弔詭,技術的創新導致商業競爭力弱化,怎麼會如此?原因是創新與利潤之間的連結太長,關聯是有,但附加條件太多。

高利潤者不見得需要創新,創新者不見得可以獲得高利潤,這點我相信大家的腦海立刻會浮出許多實例來佐證。

國內製造業以高效管理與製程創新見長,但製程的創新很難以專利保護,人工智慧、物聯網這類的技術是開放型的,你能做,別人也能做,差在早做、晚做的成效是否顯著而已。

當然,深度與成效的差別也很重要,但很難單純利用技術上的創新,做到同業 2、3 倍以上的效率,並且讓別人追不上。

台積電利用高研發資本所建構出的護城河可說是經典個案,但無法成為通例。

因此,若單純在製程上創新,很快地,整個產業的製造成本都可以降低,此時若各家產品高度相似,會將大家的議價能力下壓。結局就是該產品的所有供應商皆被殺價,雖然不斷投入創新研發成本,利潤還是無法拉高。

別把 AI 當轉型成功

普遍來說,國內企業目前引入人工智慧的切入點,大多數著眼在成本的降低。當然,以人工智慧的初步導入來說,減少成本通常是最直覺也最好實行的切入點。但危險之處就是,若以為只要認真地循此方向來實踐,就能夠成功以人工智慧協助企業轉型,就太危險了。

要知道,任何努力都有邊際效益遞減的法則,成本的降低必然有減緩的一天。

當導入人工智慧這樣的通用型科技時,企業腦中只思考降低成本,而不是全面的數位轉型規劃,那人工智慧不但不是救贖者,反而可能加速帶著企業衝到無路可走的那一步,因為不斷地降成本,更會僵化企業本身的創新形式與產業鏈結構。

面對新時代與新技術,企業要想的是如何提升產品與服務在顧客心中的價值,世儈一點來說,就是如何提升其產品與服務在市場中的議價能力。

議價能力當然不是單靠創新與技術,不然不會有那麼多大學教授創業失敗。除了品牌、產品(能否滿足顧客需求)、創新、行銷、成本,還有許多如沈榮欽教授在《為什麼台灣企業賺這麼少錢》中曾提過,包括專用體制、產業結構與互補資產等隱而未顯的要素。

換句話說,製程上的創新極難以專利來保護,並且很容易模仿;若產業結構(可簡單視為在產業鏈中的位置)與互補資產不變,也就是商業模式不變的前提下,只將人工智慧視為成本降低的工具,基本上將無法提升企業的議價能力,也就無法為企業帶來顯著的長期獲利。

我想強調的是,大家看人工智慧很具體,會動、會說、會寫新聞,還可以拿來詐騙(詐騙集團利用人工智慧來變聲,欺騙某家公司財務長,騙走了超過20萬美元),甚至會辨人發衛生紙(中國有些公廁利用人臉辨識來發給衛生紙,每十分鐘可領60公分),似乎人人都對人工智慧有所領略。

有好武器更要好戰略

但另一方面,數位轉型十分抽象,你聽了五場演講還是不懂轉型是什麼意思,很可能講者自己也搞不懂,不信的話,你可以問講者:數位轉型、數位化、企業轉型、數位工具導入各有什麼不同?以及資料科學、大數據、商業決策、智能化、人工智慧導入,各有什麼不同?跟你打賭八成的講者說得結結巴巴,或是讓你的觀念更模糊。

就是這些抽象而難以理解的原因,所以大家對大數據、人工智慧、物聯網都很有感覺,對數位轉型覺得很陌生,覺得應該很重要,但很難掌握它是什麼、該如何進行。

最後,我用個比喻,假設商場如戰場(事實上也是),數位轉型就是戰略,像《孫子兵法》談論的那些心法(所以很抽象);人工智慧就是戰備工具,船堅砲利的裝備看起來強大又精準(所以很好看)。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,若企業無法因應市場變化、找出更有議價能力的商業模式,徒有精良的人工智慧技術,也無法扭轉缺乏戰略的頹敗。

故說,只談人工智慧太危險,人工智慧絕對不能輕忽(想想看只有戰略沒有裝備的軍隊),但數位轉型更是所有企業領導者要投注心力思考與規劃的功夫。

本文原文刊載於天下雜誌「以為有AI就是數位轉型?這樣用AI反而可能害了你!」

產業經理人需要的數位轉型關鍵課程